关灯
护眼
字体:

八十九 老公=劳工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钱左右。考虑到现在天气太冷了,江敏还得给豆芽抱上被子,用的就是家里的旧的门帘子。

    冯志彬在家,一般来说换水的活儿就交给他了,冯志彬怕江敏刚生完孩子不久,把手冰到,落下毛病,所以一般沾水的活儿,都交给他了。只是,江敏也不希望冯志彬仗着自己年轻,就不管不顾的用冷水,所以,总是尽量的给他烧水。

    赶集的事,江敏没有让冯志彬躲着,而是让他换了衣服,跟自己一起去,都是一家人,还是要站在一起的好。

    江敏穿着厚棉袄,而且,还穿上了冯志彬的军大衣,不到两个小时,就卖完了,冯志彬推着车子,回家的时候,梁二珍已经把饭做好了。

    今年的粮食,生产队早就分完了,江敏分到的不多,毕竟她出的工是有数的,本来她的工分不够,应该算是欠着生产队的钱的,不过江敏不愿意欠账,再加上领导体谅江敏是军属,又怀孕生孩子,所以商量了一下,少给江敏发点粮食,不然的话,她也吃不完,大队发了粮票布票,江敏又拿自己积攒的那些,打算好好的置办一些年货。

    冯志彬也没有意见,而且主动的说了,首先要给岳父岳母置办点好礼物。然后就是公公婆婆那里,还有几个长辈和朋友那里也要准备礼品串门儿。这个江敏早就想好了。

    眼下,正是一年当中,买卖最好干的时候,江敏怎么忍心放过呢!既然鱼饼和鱼丸卖不了了,那就想别的办法,如果做其他的熟食,首先这原料就是个大问题,江敏考虑到家里出现了一个大劳力,就跟冯志彬商量着,多生点儿豆芽,赶集的时候分两个摊子卖。冯志彬当然同意了,自从听媳妇书要盖新房,心里可早就憋足了劲儿了。

    冯志彬跟着媳妇去赶了几次集,也发现了不少问题,赶集确实挣钱,可是,也确实辛苦,不说起早贪黑的给豆芽换水,就说骑着车子,来回几十里地,就不是一般人能坚持的,更别说现在的天气了,看看,白白静静的媳妇,都憔悴不少了。

    江敏买了点大黄米,又在老妈那里拿了点儿,总算是凑够了。冯志彬就把黄米扛出来用锣再筛一下,把那些杂子拣去,然后把锅里放上水,把黄米倒进锅里,江敏跟着冯志彬就这样来来回回的洗了好多次,刚弄完,赵广春和张凤莲就驮着袋子来了,只得又重复一次,这些黄米只有多捞几遍,才能去掉那些污泥杂子。剩下那些淘米水江敏让冯志彬和赵广春用扁担挑回去了,赵广春家有养猪,而黄米水很甜,也有营养,给猪喝正好。江敏把淘过的米泡在锅里,这叫做“浆米”,这样的米做出的豆包很粘而且好吃。这些米要泡一夜,忙活完了这些活,约好了第二天一早继续。

    晚上,江敏真的觉得累坏了,可是,如果自己做的话,也不能多清闲,现在还有人帮手,冯志彬也能轻省点,而且,江敏不喜欢天天二十四小时的跟冯志彬混在一起,她也知道男人们也会觉得腻味,所以,有赵广春来帮忙,也算是有人陪他玩儿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上吃过饭,江敏刚收拾完,赵广春他们两口子就来了,江敏在屋里地下放上方桌,让桌子的前两腿向后倾斜着,底下放一个接水的盆,然后在桌子上放一秫秸编的席圈围起来,然后把黄米一笊篱一笊篱倒进席圈里,堆积成一个尖尖的小山状,好控出的水去。

    蒸粘豆包要用大黄米,还得要玉米面,冯志彬跟赵广春借了推车子到村里的磨坊去打成面,现在家家都要蒸豆包,打面的人不少,冯志彬跟赵广春两个排队就排了一个下午。等回来之后,两个人就在江敏的指示下开始和面了,豆包要想劲道好吃,这大黄米和玉米面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大黄米放多了,豆包就会变得特别的粘,不劲道了,还会发酸。如果大黄米加的少了,豆包就变硬了,一点没有黏糊的意思了。不过,大黄米要比玉米面贵很多,一般人都是多放玉米面,少放大黄米的。

    这边,江敏在厨房开始煮豆子,张凤莲和王丽娟也来帮忙了,女人们轮流拿着菜刀在锅里剁豆馅,豆馅里是要放糖的,不能太多,不然没发吃了因为用量大,江敏也和大家一样,选择了糖精。三个女人边聊天边干活儿,等豆馅剁好了,还要攥成团,然后拿到外边冻上,男人们嘴馋,还要偷吃几个,江敏怕他们大晚上吃的涨肚,赶紧张罗着做晚饭。可是江敏家的灶都占上了,张凤莲说什么也不让江敏做饭了,自己跑回家做饭去了,然后又端着回来,江敏正好喂孩子去了,冯志彬现在是江郎才尽了,他闺女现在对他那套不敢兴趣了,就想找她妈妈了。(未完待续)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