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037章 嵇叔夜之广陵散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容,“乌鸦以腐食为美,凤凰却不屑一顾”,这样一个“溥汤武,非周孔”,反对世俗礼教风化,讽刺司马氏朝廷以孔孟之道鱼肉百姓的人,当权者又怎么会放过他呢?

    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,吕安事母案也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!

    而且钟会将其比喻成卧龙,称之为继诸葛孔明之后唯一可乱天下之胸襟的人,其言不可谓不毒——“嵇康,卧龙也,可杀而不可起,杀之以淳民风!”也便是这一句话,让先帝宁可失去民心,也要将其杀害吧!

    乐宁朦想得入神时,孙子荆又重重的叹息了一声,似憧憬又带着沉重悲痛般的续道:“那便是我唯一的一次听到广陵散,与众多学子一样,在临刑场上看着他顾日影而弹奏,浊水泥泞,不污月色,那一身倾世的风姿,恐怕在场的所有人都终生难忘。”

    秋风萧飒,天地间都回响着这一首以臣夺君的曲子……

    一曲终了后,他只淡然一笑,说了一句‘昔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’,就此从容就戮,台下之人顿时放声大哭,许多不偶世的名士在一阵如丧考妣的痛哭声中引颈自尽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乐宁朦心中竟也一阵痉挛,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从心底漫延开来,脑海里似乎也有一些血色的记忆,让她感到莫明的悲痛,却又不知这悲痛到底从何而来?

    “一弦为君,二弦为臣,三弦为民,伦序井然,不可错乱,阿娘这一生与他一样,于世难容,但愿你和你阿兄此生不要步阿娘之后尘,就此平平静静的,好好的生活下去……”

    那似乎是母亲的话回响在耳边,那般凄然而无奈,像是有许多密藏的心事无法宣之于口一般,她这一生都没有将那隐藏在心底的话道出来。

    “哦对了,小姑子,你刚才说,是你母亲教你识得这首曲子的,你母亲现在人在何处?你是否也能弹奏此曲?”正在她想念母亲之时,孙子荆忽然激动的说道。

    乐宁朦回神,摇了摇头:“并不能,我其实不擅长于琴曲,也只听母亲说过此曲的故事以及弹奏的指法,因此而铭记于心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母亲是什么人?她现在人又在何处?”孙子荆接着又问。

    乐宁朦沉默了下来,王济立刻低喊了一声:“子荆……”后面的话他没有说,孙子荆也从他神色中看出了一丝端倪,心下愧然,又带着十二分的遗憾叹了一句:“可惜啊!真是可惜!”

    “嵇琴阮啸,佳音不再,竹林风骨,烟消云散!”惋叹了一句后,他又坐回塌上,将手中之琴往旁边一抛,恨恨道,“我还弹这琴干什么?”

    琴被扔到一边后,他蓦地又烦燥的喊了一句:“这琵琶声也太聒噪了,武子,都让她们下去吧!”

    王济并不生气,反而应言驱走了厅中的姬妾,哈哈大笑道:“子荆是听过广陵散之后,这世间什么曲音都难以入子荆之耳了!”

    “名曲也只配名人,所有人的模仿也只是东施效颦,你看现在的那些文人,有几个有叔夜的风骨与气节,一个个只会趋炎附势,巴结奉承,所谓的名节与气节对他们来说狗屁都不是,尤其是那石崇,什么《金谷诗序》,《楚妃叹》,只会在那儿炫富,无病呻吟,写得真是一手好艳词,还有潘安,那《闲居赋》倒是写得文采飞扬,可当他向贾谧车骑望尘莫拜时,那无视名禄的气节都到哪儿去了?”

    说罢,他还一手拍了一下塌几,随着他这一拍,袖中竟掉下一红色的请柬来。

    他又拿起了那请柬,摆放在王济面前:“你看你看,登云阁。列姬姜。拊丝竹。叩宫商。宴华池。酌玉觞。下月初的金谷宴会,他给你也发了请柬吧?”

    王济看了一眼那请柬,脸色微微一变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门外也突地传来一阵大笑:“是什么事情又让子荆如此愤世嫉俗了?”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作者的话:某夜用这一整章来讲述名士嵇康的故事绝不是为了充字数吊书袋子,叔夜之灵魂便也是本书的灵魂,某夜虽是写言情,但到底还是写了一些名士,而以某夜的观点看,魏晋名士,唯有叔夜才能称得上真正的“名士风度”真正的“气节风骨”。

    另外写叔夜也是为了引出下面一个关键的人物:潘安,这个可称美男代名词的人,想必大家也耳熟能详,它不仅是西晋时鼎鼎大名的美男子,也是一位文采卓绝的文人,而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便是,在晋史上,他在太子谋反之案中也画上了重要的一笔,而潘安其人,到底人品如何,该如何评价呢?

    后文某夜会写到他,另外也附上自己的一些观点。

    再说说本文中的吕安事母案,也许有的亲们还不太熟悉,那么我这里也来讲一讲这个故事:嵇康有个好朋友叫吕安,叔夜唤他阿都,两人相隔千里,好友相约,跋山涉水也要一见,这也就是所谓的“每一相思,千里命驾”,故事的起因是,阿都的妻子徐氏是个出名的美人,而他的哥哥吕长悌却贪恋弟媳之美色而强行将其灌醉,于是那千篇一律烂掉牙的故事就此上演了,徐氏醒后非常气愤的将此事告诉了阿都,阿都亦将此事告诉了叔夜,并气愤的想要上官府告他的兄长,但嵇康劝阻了,觉得为其名誉着想家丑还是不要外扬,于是,阿都听劝之后也就此撤诉,可没有想到,阿都撤诉之后,吕长悌这个禽兽竟然反过来告阿都“不孝”,叔夜知道后亦非常的气愤,便挺身而出,为阿都作证,而因为叔夜作证,于是朝廷便判叔夜同样“不孝”,对就是这个莫虚有又可笑的“不孝”,便让一代名士跟着一起入狱,之后作为主案的阿都被判了流放,而叔夜竟然被判了斩刑,说到这里,某夜也说不下去了,大家应该也能明白了,这就是一桩千古奇冤案,一个可笑又可悲的故事。

    至于文中所提到的《聂政刺秦王》,某夜就不细说了,总之,与荆轲刺秦有异曲同工之妙,不过,聂政以琴曲迷惑了众人,到底还是成功了,但成功之后的代价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,聂政自知难逃一死,为了不连累家中老母,便自毁了容貌而自尽,当他死后暴尸于人前时,他的母亲不忍他死后无名,便主动出来认领了尸体,自然后来他的母亲也死了,但聂政之名从此便已名垂了千古……om,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