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五六章 渔翁得利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丘若兰惊诧过后,不由自嘲道:当日说什么不能改变历史,那现在这些不由于前世的事情,又算是怎么一回事呢。

    不过,不管是方芸也好,还是周县丞也罢,都不是历史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,史书是不会有一个字记下关于他们的事件,也许今世才是他们本该的命运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丘若兰心中有些小泄气,如果许多事情与前世不同,那她的先知怕是派不上用场了。

    丘若兰到底是个聪慧的,也只惆怅了一时,便劝自己道:不管他们的真实命运如何,便是真改变了命运,不过世间一尘埃,于历史的脚步无关,自己只有把握着大方向就不会出错的。

    幸好接下来朝中发生的事件,间接印证了丘若兰前世的记忆,让丘若兰增强了不少信念。

    刺杀一事,经过多方调查,到底没能纠出幕后主凶来,安氏众人怀疑太后和刘氏,而刘氏众人则又疑心安氏宗室。

    两边扯皮多日,长兴帝不胜其扰,最终出来和了稀泥。安抚加赏了安国公等人,又随便寻了个罪名,将刘献官职捋了去,这事便也算是暂告一个段落。

    倒是永平郡公伤势颇重,虽经全力救治,暂无性命之忧,却三年五载中无法赴边疆督军。

    相较于事情的真相,这才是真正让安刘两家更看重的,也是安国公等人暂时忍气吞声的关键所在。

    刘太后因为刘氏被打压的厉害。也知道安氏众人对以她为代表的刘氏恨之入骨,如今刘献被抹去官职,这个都督的官职理应由刘家这边的人胜任。

    长兴帝听了母亲之言。摇头道:“母亲若真是为了刘氏族人好,最好让刘氏族人就此沉寂下去。便是真给了刘氏这支军队,将来也未必真心待我和母亲。不过这支军队好容易收了回来,自然不能轻易再还给那些不安分的安氏宗族,我还真得仔细寻个妥当人才好。”

    刘太后向来信服儿子,此后任由刘氏族人再三地怂恿,却不肯再插手此事。

    同时。安氏宗族的人自然不甘心安氏这边的兵权被刘氏所得,所以在长兴帝跟前没少语重心长地提起祖宗家业以及子承父业。

    长兴帝笑道:“诸位说的极有道理。只可惜郡公世子极少上战场,袭了永平郡公的爵位可以,要是袭了他的督军之职,不仅难以服众。将来真来了战事,后患不小。”

    安氏众人不由默然,当日永平郡公在外征战,他的世子却要在京城做质子,自然没有机会下战场。

    安国公便笑着拱手道:“皇上所虑极是,既然如此,何不从领过兵的安氏宗室中选一人暂代永平郡公之职。”

    长兴帝笑道:“不知安国公心中可有举荐之人?”

    安国公倒是想举荐自己的子侄们,不过他明白,长兴帝必不会同意的。所以为了稳妥起见,倒是实实在在推了几位颇能胜任的安氏皇族。

    这其中就有梁王。

    梁王心中暗自叫苦,他因为一个“安”字。不得不随大家伙过来,但心里却着实不愿出这个头。

    梁王知道自家儿子是个有志向的,这次事件,他也没少跟着掺和,如果他再领了兵权,却未免太打眼了。作为此次事件的受惠者,皇上与太后不心中生疑才怪。

    梁王抬头见长兴帝只管微笑着看向自己。忙站起身来推辞:“老臣早年虽随先帝打过几场仗,却万万不敢领这样重要的差事:并非是为臣不愿为国效力,也不是怕到边关吃苦,实在是臣有自知之明。这些年深受皇恩安逸久了,就是宝刀也生了锈,况且老臣本就才能平平,如此年纪也大了,越发不能与年轻人相比,还请皇上另择能臣。”

    长兴帝笑道:“皇叔父太过谦了,您当年可是先皇最为得力的战将,战功赫赫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您劳苦半辈子,是我大楚朝的功臣,如今年纪大了,还是该在京城多享享清福的好。”

    梁王心中说不上是苦是喜,顺着长兴帝话谢恩道:“多谢皇上体恤。”

    最终仍是长兴帝对此事拍板了:暂让永平郡公手下的袁兴大将军代其都督之职。

    这下安刘两方倒没话说了,但心里未免懊恼,大家忙活多日,倒让袁兴渔翁得了利。

    袁兴是行伍里出身,一场一场的胜仗才打出了今天的地位,况且又是一直在永平郡公手下听令,由他暂代都督之职,倒是最合适不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