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三十四章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郭圣通与刘辅被幽禁的消息不胫而走,众臣鉴于如今天下一统,对刘秀的决定皆三缄其口,绝口不提,唯独素来心直口快的韩歆,为此在朝会上直接问了刘秀,为何幽禁郭圣通。

    刘秀为此陡然变脸,沉着脸说此事只有他的理由,旁人无需知晓。

    韩歆却并未就此放下此事,他直谏说郭圣通为后十余载,劳苦功高,若郭圣通并非罪不容诛,让刘秀大可不必小题大做。

    当时刘秀听了韩歆所言,不悦地对韩歆说,暂且不说他素来处事公正,只说处置谁是他的决定,与韩歆并没有关系,说罢拂袖离开了。

    这件事很快在当日便传遍了宫内外,当刘义王听了之后,一个计划顿时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第二日,宫内外流传着这样一个谣言—韩歆与郭圣通年少时曾两心相悦,却因郭圣通的舅舅刘扬而错失彼此,这些年情丝未断,却未相言。

    建武十五年(39年)正月,韩歆上书刘秀,说刘秀有违天意,不久将会遇到庄稼歉收出现饥民,韩歆指天画地,言辞急切。

    刘秀对宫里的流言也有所耳闻,只是他并未将此放在心上,自然也并没有让万福去追查,然而韩歆如今这番言辞,让他十分不喜的同时也生出了疑心,觉得韩歆为了让他宽恕郭圣通才如此大胆地拿社稷戏言。为了慎重起见,刘秀决定让太史令观察天象是否有异常,而太史令的回复却是一切正常。正月二十三日,刘秀正式颁诏,将韩歆免职遣送回乡。即便如此,刘秀还是觉得不解气。于是,他又下了一道诏书,派使者去路上继续追责韩歆。

    按照汉法,对于有罪贬谪的官员,如果在路上被诏书责问,就是逼其认罪自杀。司隶校尉鲍永一再为韩歆求情,刘秀都没有答应。韩歆与他的儿子韩婴在路上接到责问诏书,当即伏剑自杀。

    韩歆一向名气很大,死于无罪,大家都不满,刘秀也后悔了自己一时冲动。为了弥补前过,他下诏对韩家追赐金钱、粮食,又令有司以大司徒之礼安葬,并对其家属予以安慰抚恤。

    罢免了韩歆,刘秀任命汝南太守欧阳歙当大司徒。

    这时,匈奴的侵扰掠夺一天比一天厉害,州、郡无力禁止。二月,派遣吴汉率领马成、马武等北上打击匈奴。迁徙雁门郡、代郡、上谷郡的官民六万余人,安置到居庸关、常山关以东,以避开匈奴的骚扰。匈奴左部于是又转移到边塞以内居住。朝廷为此担忧,在边塞增派武装部队,每个据点达数千人。

    建武十五年(公元39年)三月,巴蜀悉平,大司马吴汉几次上书:请求封王子。大司空窦融、固始侯李通、胶东侯贾俊、高密侯邓禹等,纷纷奏称:定号位,广藩辅,尊宗庙,重社稷,当立王子。

    刘秀这一次沉吟点头。他共有11个儿子,郭王后有五子:刘强、刘辅、刘康、刘延、刘焉,阴贵人生5子:刘阳、刘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