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53章 层层铺垫设陷阱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bsp;  所以平安觉得自己时运不错,刚刚想要坑一下许悠,张东远那边就送来了好消息。如果边疆屯田的工作顺利,优质粮种推广开来,那么即便是江南这边出了问题,大楚的粮食产量也还是可以保证的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这件事还有另一个好处。现在齐王在朝中的钉子都被□□了,自然没有眼线再为他提供消息。所以只要朝廷这边做事隐秘一些,齐王便很难打探到河北和西北的消息,更不会知道这边可以自己种出粮食来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设想四五年之后,江南的桑基鱼塘已经形成规模,每年的粮食产量迅速减少,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出售。而这个时候东南的经济作物推广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,大半土地都用来种这些东西,正准备将出产换成钱到江南去卖粮食,却突然发现——咦,江南的粮食呢?

    那画面一定相当好看。

    当然,其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商榷,比如怎么让许悠知道桑基鱼塘的事,又怎么让江南那边的事态失控。至于保守秘密这种事就更不用提了。而且因为是会延续好几年的事,未免将来真的留下烂摊子给自己收拾,所以中间的调控也十分必要。

    凡此种种,并不是平安一个主意就能算完事的,实施的过程更加复杂和困难。

    不过平安只负责出主意,要怎么将这些东西落到实处,又究竟有没有可行性,需要进行哪些调整,就是赵璨那边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这么一想,平安立刻运笔如飞,将这个想法写了下来。然后交给开阳,由他亲自将这封信送回京城,交给赵璨。这种东西绝对不能落到外人手里,所以让别人去送,平安也不放心。

    同时,既然将开阳都派出去了,送一封信也是送,两封也是送,平安自然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所得,也写成文章,让开阳转交。

    毕竟之前的那个计划,多半还是为了坑许悠,虽说只要控制得当,不会有太大的问题,但平安很清楚,有时候现实中的事情往往都是计划不如变化快,设想再好,不能完成就是空的。

    所以平安不能只是期望朝廷发挥调控的作用,将事态控制住。毕竟如果能够控制住,那就什么都好说,但万一控制不住呢?所以他也得先想出个补救的办法来。

    这个想法也是平安在东南沿海一带待了这么久之后,逐渐形成的。

    虽然到现在位置,大楚还没有遇到过从海上来的国际友人,但是平安不会以为这个世界上真的就只有大楚一个国家,除此之外全是四方蛮夷。

    毕竟现在的大楚,已经有不少从外族那边传进来的物种——虽然多半都是走陆路,越过草原从西北那边过来。但这些已经足以证明这里的世界格局跟前世不会相差太多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大航海时代迟早还是会来的。

    大楚如果没有任何准备,将来面对海上战争,势必会处于弱势。到时候就只能任人宰割了。所以平安觉得,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海军训练刻不容缓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在沿海地区考察,平安发现,虽然这些下海捕鱼的渔民们只是在近海一带行动,但是他们对于大海的了解和许多经验,都是很有参考的价值和意义的。

    而朝廷现在的水师,除了每年在金明池上表演一下给皇帝看之外,基本上没有任何用武之地。就算跟海盗的战斗,也多半是在陆地上进行。只要对方逃进海里就算了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平安认为,可以以这些有经验的渔民为基础来组建海军,这样初期就不会面对完全不了解情况,不知道该怎么做的窘境。等到吸收了足够的经验,便能够逐渐开始扩大规模,招收更多的士兵。

    当然,除此之外,造船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,否则没有足够好的海船,海战还是会吃亏。不过这方面平安也没什么好办法,他虽然懂得许多冷门知识,但是并不全能;虽然拆过轮船模型,但是要画出设计图还是太过勉强。

    这方面只能慢慢来了。不过明朝时中国就制造出了可以下西洋的宝船,平安相信以大楚举国之力,早晚也能够制造出同样优秀的船只来。到时候再在船只外围包裹上钢铁,海上霸主的称号,或许就要换人了。

    当然,之所以说平安做的这些都是“补救措施”,是因为一旦海军形成规模,到时候自然可以扬帆出海,开始探索海外的世界。

    而且平安一直记得继续往南的地方如越南等地,水稻都是一年三熟的,只要能够找到这些地方,到时候缺少多少粮食就能买多少回来。而且最初的航海时代,殖民初期占领土地完全是“谁发现属于谁”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,大楚只要有能力,完全可以为自己弄到足够宽广的国土。

    同时大楚还可以跟其他国家建交,顺便将东南和江南弄出来的丝绸茶叶什么的销往外国,牟取暴利。

    说起来很神奇,本来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各自产生的三个计划,却在平安这里,变得环环相扣了。如果真的能够做成,那么这件事情上,大楚可以说是彻底立于不败之地。赵璨那边自然会少了许多后顾之忧,而可以全力去实施。

    将计划书写完,感觉自己的脑髓都已经被榨干了的平安便立刻将这些事情都抛开,继续游山玩水,完全不去管这些事。

    而赵璨这边,收到平安送来的计划书,又惊又喜的同时,也不免有些哭笑不得,“平安真是见不得我有一刻闲着。有这两件事,足够我接下来忙碌好一阵了。”

    开阳只当自己没有听见这句话,板着脸道,“平安还在海边找到了两个经验丰富,会造船的老人,也让我带回来了。殿下要不要见见?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要见的。”赵璨闻言忍不住一笑。平安虽然在信里说这件事他帮不上忙,但心里显然并不那么想,还花费功夫千方百计找到了这两个造船的人。

    能让他那么重视,想来这里两人应该很有能耐,既然如此,他自然要见一见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平安还设法送回来了一箱子海产。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,千里迢迢送过来,这些东西竟然没有放臭了。开箱子的时候赵璨都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当然,他猜不到的东西,也有开阳一一汇报,“平安好像在里面放了冰块,不过如今都化得差不多了。”

    在小渔村里当然不可能有冰块,这些冰都是平安自制的。为了保证运输成功,他还特意弄出了一个制冰的工具交给开阳,每天弄一点冰块加进去。

    “恐怕上贡的东西也没有这样尽心。”赵璨不由感叹。就算是天潢贵胄,但因为住在京城里,所以吃到海鲜的时候也不多。一般都是晒干了的海货,腥味很重。除此之外,冬天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吃到新鲜的。

    虽然赵璨并不喜欢,但平安这份用心的确十分难得,他心里自然高兴。

    然而没等赵璨高兴完,开阳已经道,“平安也是这么说,所以让殿下将这一箱子海产进献给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赵璨几乎疑心自己听错了。

    心上人千里迢迢送回来的好东西居然不是给我的!

    开阳十分同情自家殿下,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跟平安在一起的时间长了,自觉的把自己当成了平安那边的人,所以面对赵璨的时候,他心中也没有了以前那种畏惧的情绪,反而多了几分看热闹的幸灾乐祸。

    “平安说,桑基鱼塘的事也就罢了,既然要把‘功劳’给许悠,殿下表面上最好不要沾手。但海军和造船的事,却是不能假他人之手的,殿下必须要抓在手里。”开阳道,“要让陛下同意,自然要给些好处。”

    “他原话怎么说的?”赵璨问。

    开阳便模仿平安的语气:“咳……具体的计划就不要让陛下知道了,让你们殿下把海产献上去,就说海里有不少好东西,要训练一批人,再造个船去下海捕捞。”

    赵璨:“……”忽然感觉好敷衍,在平安心里,皇帝居然是这么好糊弄的吗?

    他不得不去想,要是自己没有把开阳送到平安身边去,说不准平安这会儿已经开始忽悠自己了。

    如此一想,赵璨立刻觉得很不安全,他目露怀疑的盯着开阳,气势完全爆发出来,“还有什么是平安要你瞒着我的?”

    开阳被他突然的行为吓了一跳,下意识的说了实话,“平安还跟着采珠人……下……了……水……”说到一半他反应过来了,但当着赵璨的面,只好硬着头皮说完。

    平安我真的不是故意出卖你的!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