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29章 隐士住在终南山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种子没一会儿就看完了,就这么打道回府,似乎有些过于仓促。    好在这里山野之间正是春风初至,踏青访春的好时节。所以最后张东远邀请皇帝在周围游览一番,皇帝也没有拒绝。    对于皇帝来说,平日里难得出宫一趟。即便出来了,多数时候身边还是跟着许多人,根本不可能自在的行走。所以这个机会也算是难得。    庄子的地理位置很好,有山有水,在附近逛了一圈,平安自己都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。虽然古代的空气污染并不严重,但山里的空气跟城里的,还是不太一样。    不过说到空气污染,自己居然是古代空气污染第一人,也不知道将来后世人生活在雾霾之中,会不会咒骂他。    但是在当下,要发展就只能这么做。只有等到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,才能找到、获取并使用清洁能源。前头这一步无论如何都是不能省略的,想再多也没有用。    所以平安感叹了一会儿,就将之放下了。    “这附近风景不错。”平安看了一会儿,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座山问,“那也是属于庄子的吗?”这时候的庄子,都会附带山林和土地,如此才能吸引佃户们在附近建房屋居住,然后租赁土地来种植。    如果那座山是属于庄子的,那么山上的出产也就属于庄子。上山打猎或者采摘野果野菜都可以。现在正式野菜发芽的时候,如果可以的话,平安打算下次自己过来,痛快的玩一次。嗯,不带皇帝陛下……    张东远摇头,有些惊异的看着平安,“你莫非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?”    “我应该知道?”平安有些疑惑,那是什么很重要或者说很有名气的地方吗?    张东远说,“那就是终南山啊!”    终南山!在平安所生活过的那个历史上,倒的确是有许多关于这个地方的传说。这里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。传说尹喜为函谷关令时曾在这里夜观天象,见紫气东来。其后老子骑青牛而至,讲授《道德经》五千言,开道林之先河。此后终南山里待多隐士,许多历史名人如陶渊明,孙思邈,王重阳,吕洞宾等,均曾隐居于此。    只是没想到,原来大楚也有?    平安后知后觉的记起,如今的大楚其实跟他所生活过的那个时空,仍旧在同一个地球上啊。甚至春秋战国之前的历史,也是完全相同的。所以这里肯定也有老子的传说,有道德经,有道教。    所以终南山继续成为隐居之地,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。    “原来是终南山。”平安说,“只是曾闻其名,竟不知道原来就在京城之外。”    说到这个,他忽然想起一个典故来。    唐朝时,书生卢藏用因为没有考萨士,便和哥哥卢征明隐居终南山。他通过此举而贤名遍传天下,后来果然被唐中宗请入朝中做官。自此以后,许多人都效仿卢藏,隐居在终南山上,但目的并不是真的归隐,而是以求闻达。入李白杜甫这样的历史名人,也曾有过类似经历。    后来卢藏用的好友司马承祯想退隐天台山,卢藏用建议他隐居终南山,言:“此中大有佳处,何必在远!”    司马承祯答曰:“以仆所观,乃仕宦捷径耳。”    后世遂以终南捷径来比喻追求名利或达成目的的捷径,带有讽刺意义。如果真的要隐居的话,天下那么多的名山大川为何不去,偏偏要隐居在京城门口的终南山上?    不过,大楚显然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典故,所以张东远对于山上隐居的士人们,还是满怀崇敬的,“终南山乃有德之士隐居之所,怎么可能被私人买下?”    平安便面露愧色,“是我见识短浅,贻笑大方了。”    不过,他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,便不着痕迹的追问道,“不知道这山上都有哪些名士隐居?”    “如今山上住着十几位隐士,不过最出名的,还是前朝傅家的后人傅彦先生。他今年才过天命之年,淡泊名利,只一心为经义作注疏。如今已是著作等身,令人钦佩。此外几位名士,也多与他交接,各有所长。”张东远还没有说话,皇帝已经开口道。    这贤达的名声都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去了,平安越发的觉得这些人未必就真的那么坚定的想要隐居。或许他们未必想入朝为官,但是对于“青史留名”这种文人的终极梦想,显然不会一点野心都没有。    有野心就好。就怕他们真的淡泊名利,住在这山上就不愿意离开了。只要心里还有想法,那就有运作的余地嘛。    平安这么想着,便问,“陛下莫非不曾下诏,延请这些名士入朝为官?”    皇帝闻言叹了一口气,“这些清流士人,不可以名利相迫。朕登基以来,前后下过三次招贤令,可惜……”一次都没有得到响应。所以现在皇帝早就死心了。    平安想了想,似乎上次京城文会,这位傅彦先生竟也没有去参加。要知道他就住在那么近的地方,来往便利,这样的盛会居然也忍得住!看来走皇帝这条路是不成了。    不过平安忽然记起,在文会结束之后,温老爷子曾经留在京中访友,说不定跟傅彦也有往来。即便没有,彼此肯定都知道对方的名声。如果能够通过温老爷子那边介绍,说不定自己的打算还有可能成功。    ——没错,平安打算将这些隐士全都请出山,加入自己的大业之中!    这个念头当然不可能是刚刚才出现的。实际上他有这个想法很久了,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,计划书也做得断断续续。这些隐士此时出现在他面前,可谓是瞌睡来了送枕头。如果把他们放走,恐怕老天都不肯答应!    “陛下,这位傅先生性情如何?倘若我携礼物上山拜访,会不会被拒之门外?”平安问。    皇帝自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,因为他也没有去过。倒是张东远知道一点,“拒之门外倒是不会,只是傅先生身边跟着好几位弟子侍奉。贸然登门拜访,恐怕只能见到这些弟子。”    连人都见不到,难怪皇帝的招贤令要失败了。    不过这倒是让平安坚定了自己的判断。真正的隐士,怎么可能还会留人在身边侍奉呢?既然收了弟子,就说明他是想将自己的学识和理念传承下去的。    看来只有先跟温老爷子那边联系一下了。    “你问这个,莫非是打算去拜访傅先生?”皇帝很快反应过来,追问道,“平安你又有了什么想法?”    “现在还不好说。”平安笑眯眯的说,“只是有了一点想法,能不能做成还不知道。”    皇帝并没有追问他的打算是什么,平安从来都是很有分寸的,既然他有了打算,肯定就会尽力去做。只是不能保证能不能成。所以皇帝也不打算给他太大的压力。    只是还是忍不住道,“若是平安能够请动傅先生出山,便是大功一件,届时朕重重有赏!”    平安不客气的道,“臣一定尽力而为,陛下先准备好赏赐吧!”    他只要略略一想,就知道这件事情对于朝廷的意义了。皇帝之所以如此关注这个傅彦,恐怕并不单是因为他多有能力。——天下那么多的读书人,有能力的比比皆是,未必非要他傅彦才可以。    之所以如此在意,恐怕还是因为傅彦的身份。首先,他是个在野的隐士,而且名传天下,德高望重,是士林清流的代表人物。若是他的能够接受入朝,那么朝廷在士林之中的评价自然会更高,会有更多读书人想要为朝廷效力。    其次,方才皇帝提到过,傅彦是“前朝傅家”的后人。    平安现在还不知道这前朝傅家是怎么回事,但想想便知道,肯定不会简单。说不定就是前朝遗臣,而且还是位高权重的那种。    如果傅家后人出仕,那么也会造成一种“大楚已经天下归心”的形势,甚至能够让同样跟他身份差不多的人,也踊跃入仕。    总之,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,对朝廷来说,好处多多。    今天出门一趟,竟然能够收获那么多的意外之喜,平安的心情非常好。回去之后,便立刻写了一封信,让赵璨帮忙送往江南。    其实普通人的书信想要递到温老爷子的手里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毕竟他老人家地位很高,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见到的。但谁让平安认识温成碧呢?通过这位大秀,轻易就能够将信送到。    不过,前次徐文美的信里说,温家已经开始为温成碧挑选夫婿了。大概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,所以这一次,是在书香门第的士子中间挑选,这样将来成婚之后夫唱妇随,日子自然就和美了。    所以这条路线以后恐怕就不好走了。嫁了人,自然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穿着男装四处乱逛,与人交游。想到那个钟灵毓秀,活泼调皮的忻娘也不免走上这条路,平安也觉得有些可惜。    但这时候普世的观念就是如此,温家又是大族,他也没什么办法,只能期待她遇到一个真心疼爱她的夫婿了。    好在现在赵璨在江南那边已经有了根基,基本上不需要温家的扶持了。    ——之前在江南读书的三年,对赵璨的帮助还是很大的。因为当时的士子们,有一部分已经考上进士入朝为官,另一部分也要参加明年的会试。虽然这些人如今只是不起眼的匈,但实际上却是一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