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33章 机雕VS手雕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?核皮薄不薄?以肉厚皮薄的为佳品。密度高不高?如果是密度不高的核子,在上油后会很容易花。是否是怪核?核子如果是特别大或特别小的,价值会很高。如果是佛手核或多花核,那就更是难得的佳品。

    老刘拿出几个原籽比较着,让观众更直观,其实果核类都差不多。密度油性是第一,然后是形状大小,最后看皮色,万变不离其宗。

    “你也说了,一般玩家在市场都只能买到成品,特别是手串,那我们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宝贝?”张扬接着引导话题继续。

    “在核雕市场火爆之前,凡是名家创作的核雕作品,大多选用搁置5年以上的老核。历代核雕大师雕刻的精品,之所以能够传世,历经沧桑而弥坚,就是因为他们选用了搁置多年的优质老核。”

    老刘知道重点来了,既然要上电视,肯定要爆点内幕才行,毫不避讳道:“老一辈核雕艺人把收购来的橄榄核,首先按颗粒大小、形态异同分开搁置在木架上,分别贴上标签。每隔一年筛选一次,把经过风干开裂的核子剔除,然后每年筛选一次。”

    “五年之后,大约要剔除百分之三十的劣质裂核。剩余的都是籽粒成熟、饱满的优质果核,用这种核子雕刻的核雕作品,再经玩家常年把玩、保养,一般是不会开裂的。这就如同制作家具的木材,须经多年的风吹日晒,才能使用,打出的家具才不会发生变形、开裂现象。”

    “近年来由于核雕市场日趋活跃,购买者越来越多,大部分核雕作坊已经形成批量生产,因而不可能全都选用陈年老核雕刻作品。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核雕一般都用隔年的新核雕刻,新核中往往含有微量水分,在逐渐干燥的过程中,会发生收缩,因而引起开裂。所以,防止核雕开裂就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说完他从柜台里拿出几串刚雕刻好的成品,有罗汉、阿福、还有财神。和原籽对比起来,颜色更深更均匀,油性更好。

    “这些都是机雕吧?”于鸿飞接过一串,看了看,肯定道。

    “不错,这些都是全部机器雕刻,电脑定好尺寸和图案,一启动,自动成型。一串罗汉用不了两个小时搞定,成本很低。”

    老刘点点头,实话实说,在他店里这些货一串最多几十块,最好的也不上百。都是一些游客,或是入门练手用,没有盘玩价值。

    “首先要区分作品是手工雕刻还是机器雕刻,两者之间在价值、价格上相去甚远。手工雕刻的作品在创意、构思、布局、雕刻技艺等方面凝聚了手艺人的知识、智慧和才华,而且相当耗工、耗时。一件精美的手雕作品往往需要作者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劳动。”

    “而使用机器雕刻的作品,如同工厂生产零件,机械切削、成批作业,缺乏创意和灵动的生气。因而两者的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明显不同。”

    老刘又拿出一串纯手工作品,开始比较其中差别:“要鉴别手雕和机雕作品,需要一定的常识和经验。两者的区别在于:一手雕作品明显留有雕刻者的刀痕,而机雕作品由机器切削、打磨,往往比手雕作品显得光滑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手雕作品中的人物表情神态、五官刻画、眉毛胡须以致皮肤肌理自然逼真,衣物的皱褶飘逸生动。动物、景物也是如此。而机雕作品无法表现这些细节部分,人物的刻画显得呆板僵硬,缺乏生气。”

    “第三,手工雕刻可以完成诸如核舟、松鼠葡萄等雕工特别精细的作品,而机器则无法进行如此细腻的雕刻。”

    吴世襄边听边点头,这才是肉戏,市场上核雕做假不多。主要是以次充好,用机器工冒充手工,用一般工冒充名家工,用小名头冒充大师工。

    别小看这点,其中利润惊人。一般通货机器工成本最低不过二三十,而随便一串手工作品,最少也要几百,好的上千。

    而名家工更贵,最少几千上万,还是限量版。一年预定就是几十串,毕竟人精力有限,不可能像机器一样不知疲倦。

    真正的大师工外人根本无法得到,都是关系很近人才有可能预定一串。大师一般都六七十高龄,一年也就出四五串精品,市场价值极高,有收藏升值空间。

    “其次要鉴别是否名家作品。这就需要多观赏、多了解,多交流。知道当前哪些作者属于名家。名家作品大多富有创意,作品布局合理,比例准确,用料考究,雕工精细。”

    “在作品的款珠上刻有作者姓名,名家作品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普通工艺师的作品。当然对名家也不能完全迷信。当前苏州、河北、浙江等地也涌现出一批年青的核雕作者,虽然知名度不如名家,但他们的作品精美、大气、生动、逼真,富有创意,令人耳目一新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的水平甚至超过了一些名家,充分反映了他们具有相当的文化艺术素养和专业精湛的雕刻技能。”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