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章母亲,母亲。母亲啊......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“臣,许敬宗,叩见陛下,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“嗯,平身吧,许爱卿。”李治的语气淡淡然,随意道。

    “谢陛下。”许敬宗谦恭的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打眼看了一眼始终挂着亲善笑容的许敬宗,低头敛眉,弓着身子,手里持了一块玉笏,却是一个忠臣良相的派头。

    但李治心里知道,眼前这位许老爷子可是一个实打实的品格低劣下流的政客之流。

    当年李世民夸奖李治老岳丈,宋国公萧禹萧时文时,赞其“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”。

    若与之相比,许敬宗无疑就是那劲草,无时无刻的不在左右摇摆。

    但真正让李治佩服的是,这其貌不扬的小老头,每次却都总能摇摆到胜利者的队伍中,人才啊

    作为前朝礼部侍郎许善心的独子,许敬宗当年高阳南渡,在宇文化及手下混口饭吃。

    但江都之难后,其父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所害,无奈,许敬宗为了求生,像宇文化及奴颜婢膝,甚至跳舞以悦其心。

    后来找到机会,立马闪人,投了李密,与当时还是李密手下的魏征,是为同僚。

    瓦岗兵败后,更是闪电般的改换阵营,投了李唐,和其老朋友魏征不同,这老小子眼光却是毒辣无比,认准了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,是个潜力股,倾力相投。

    后来在高宗立武媚娘为后的过程中,当所有的大臣畏惧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,竭力谏阻之时,还是这个许敬宗,也惟有这个许敬宗,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挺身而出,促成其事。

    自然后来,是很得李治和武媚娘的心意,但就论这投机倒把的决断阳光,放在后世,那也是罡罡滴,若下海为商,说不得还能和巴菲特扳扳手腕,一较雌雄。

    而相对于房玄龄这样的书香世家、效父清白出生的纯正儒生,虽同样为饱学之士,但许敬宗却是毁誉参半,甚至恶评连连。

    当年,虞世基与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,同为宇文化及所害,许敬宗表现的很是不堪。

    那同为大唐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封德彝,看不过去,大骂许敬宗不是男人。

    结果许老爷子听了,也不在乎,一笑了之。

    后来更是闭门不出,当世之人皆耻笑不屑,却没想,这许老爷子实是一狠人,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,破关而出之日,更是将亲手写就的一篇“封德彝大传”,公诸于世。

    很有后世天朝的麻辣手腕,直接从名誉上搞臭封德彝,从其祖宗八代开始,大肆批.斗,颇有让他遗臭万年之势。

    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,但人若不犯我,我亦可犯人,这就是许老爷子很霸道处世风格,但令人称赞的是,他却能将霸道低调处理,总是一副谦恭有礼,温文尔雅的儒士之风,让李治着实欣赏。

    其为人更是贪财好色,虚美隐恶,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,许老爷子都是一个华丽丽的政客,十足足的佞臣。

    不过,许敬宗之才也是天下共知的,这似乎又是每一个留名千古的佞臣,所共有的属性。

    譬如西汉王莽其人,未篡之时,贤名满天下,被举为孝廉。

    后来执掌大权之时,更是石破天惊,做出种种惊世之举。若能将他种种计划实施,说不定如今大唐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了。

    话说,那王莽极端仇视匈奴和棒子,曾多次亲自讨伐匈奴,意图将匈奴赶出北方草原,汉武帝之后也就属他最为积极,总这点来说,这家伙还是很有愤青的潜力的。

    尤其是,王莽还极其恶搞无厘头的将“高句丽”贬为“下句丽”,这他**的也只有在星爷的熏陶之下,燃烧着二十一世纪的恶搞之魂,才能想的出来。

    而且在他掌权之时,还大力的鼓励科学试验、发明创造。甚至钱钟书老先生还认为,王莽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弄潮儿,先驱者。

    更令人极端无语的是,差点第一架滑翔机,就出现在王莽时期。

    他发明的游标卡尺,无论从原理、性能,还是用途看,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,比西方早了近一千七百年

    其实汉朝本是个半农奴制的国家,王莽却认为买卖奴婢有违于“天地之性人为贵”的大义,规定奴婢为“私属”,不准买卖。

    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,极大的限制了中国奴隶事业的发展,加速进入了封建时代。

    而且王莽关注民生,设安民县廉价房,重视教育工作,扩大太学招生,召全国商人到京师做研究。

    李治内心中可是十分笃定,这个王莽,必定也和自己一样,穿越过去的,竟然把全国土地都改称“王田”,也就是废除土地私有制,实行土地国有化,私人不准买卖土地。

    这就逆天了,李治曾经也想过,要是王大神成功了,是不是下一步就直接宣布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走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,自己则兼职做总设计师?

    结果脑子太灵活,也太超前了,触动了所有大地主的根本,无奈被群攻团灭了,李治下意识的垫了垫自己分量,毫不犹豫的说拜拜。

    自己有生之年,还是在人民头顶的三座大山上,纳凉享福吧,至于那搬山的愚公,还是让别人做吧。

    更何况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,是天神出手,才移走了山,并不是世世代代无穷尽作出的壮举,所有智叟说的对啊,愚公就是傻*,若后世子孙听愚公的话,那世世代代都得悲剧,等把山搬走了,想必全世界都进入了社会主义了。

    李治可不想做愚公,也不会认为,自家攀上的那个太上老君,关键时候,能够脱下道袍,打着膀子下凡帮自己搬走那三座大山,尤其关键的是,自己现在还在三座大山上,而且是最巅峰的存在。

    帝国主义头子,大地主领袖,天下所有官员的扛把子,搬走的山,说不得到时候第一个压死的,就是自己,那不是寿星公上调,闲着没事找死嘛。

    还有那南宋的秦桧,更是状元出身,至于后世的和珅,不说别的,那情商还有贪污的手段,不知道让后世多少土地资源局局长和拆迁办主任,顶礼膜拜呢。

    所以说,佞臣不可怕,就怕佞臣有文化,不过,说起来,也许前世看王刚的和珅看出感情了,对与佞臣,李治还是很欣赏的,生活太无聊,没有几个拍马屁的在身边,不忧郁才怪,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,为了保重龙体,佞臣是要有的,马马屁更是不能缺的,想到这儿,李治看许敬宗的眼神越加迷离温柔了,这是父母长辈们特有的,小许,好好干啊,马屁更要好好拍啊,前途,大大的有

    许敬宗心中有点发寒,听说当今陛下跟随袁天罡练了十二年的童子功,所以一直没有子嗣,但谁知道是不是真的,搞不好,就是人家是龙阳君呢,前段时间,市井上不是传言那辩机和尚和陛下,嗯......

    李治自是不知许敬宗心中所想,否则,现在估计早下黑脚,踹过去了,污蔑,红果果的污蔑,老子信春哥,是纯爷们儿,人称“非洲雄狮”。

    “嗯”李治假意的用拳头磕了一下嘴唇,重重的咳嗽了一声:“敬宗啊,如今我大唐贸易如何,户部统计朕不想看,你来说说吧。”

    听的李治所问,许敬宗放下了心,户部里里外外一本帐,可都在自己心里装着呢,不怕,就怕陛下有什么过分的要求,那时自己该不该拒绝呢?

    “回陛下,如今西域各国入居长安的商户使节等,已有近万家,各国商人在长安西市开店经商、长期居住的,也有数千家之多。那江南番禺是我大唐最大的贸易港口,并且听南来北往的商人之言,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如此大的港口。

    陆路之上,从长安出发,经河西走廊,出敦煌、玉门关,一路西行,丝绸之路上更是商旅络绎不绝。

    海路方面,陛下麾下的天下会,已经可以过印度洋,到达天竺等地;再越过阿拉伯海,最远可至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